2011年8月3日

癮行者-宮津大輔:一位工薪族的當代藝術收藏展 Invisibleness is Visibleness: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Collection of a Salaryman-- Daisuke Miyatsu

當代美術館的展覽票根,這一次是書籤喔





1.展覽分為一、點燃藝術熱情:草間彌生,二、觀念藝術,三、錄像,四、錄像小品,五、亞洲當代收藏,六、新媒體藝術,七、夢想之屋。一方面嘗試呈現宮津大輔蒐集過程的脈絡,另一方面則希望藉著相同類別的比較來呈現當代藝術在傳遞觀念的差異。

2.以癮行者做完展覽的名稱,癮行(隱形),當代社會下的個人在不斷被(工作、購買、資訊)同質化的情況下被隱形。而宮津大輔以工薪族(以固定工資薪水養家糊口的族群,通常薪資不會高於平均太多)的姿態,收藏了超過300件的當代藝術。以對藝術的"癮"來拼湊、凸顯自我的特色與想法,也可被視為是一種對社會的反叛行為。

3. 展覽讓我聯想日本人對於"蒐集"這個行為的狂熱,從扭蛋食玩、公車鐵路到便利商店與偶像崇拜。而佛洛依德的性心理發展階段裡提到在肛門期(Anal stage,1-3歲)的小孩藉著大小便的控制來得到快感,如果管制過嚴或得不到滿足,都會留下不良的影響,可能包括了冷酷、頑固、剛復、吝嗇或是有蒐集的癖好。我認為在日本極度壓抑與工作、家庭、社會的龐大壓力之下,藉著"蒐集"這個行為來作為某種抒發與滿足。

4. Invisibleness is Visibleness,相對於現代藝術以平面、雕塑等固定模式作為表現媒介,當代的藝術家能恣肆利用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傳遞概念。一如觀念藝術不可見的存在,但對以藝術作為投資的蒐藏家來說,觀念藝術沒有實體的呈現會影響到收藏(投資)的意願,關於這點宮津也說:我們的世界確實存在一種"無實體更美"的藝術作品。

草間彌生《無限的點》


5. 在現場,草間彌生的作品毫無疑問是最具生命力與搶眼的,作品無限之點藉由不同深淺、大小的黑色圓點造成視覺的遠近感,最簡單素材與構成卻能自成宇宙,同時也是宮津大輔收藏行為的起點。(但不知為何讓我想起宮崎駿動畫龍貓裡出現的小黑碳)


6. 展覽當中許多藝術家的其他作品都曾在北美館與其他藝術空間展出過,在觀展過程中往往會被勾起許多似曾相識的感覺。而另外一件相當吸引我的作品則是德國藝術家的錄像作品-Tokyo(sur)face/10sec,注視著鏡頭的東京街頭年輕人思索未來的影片,作品透過鏡頭似乎搭起了過去與未來、觀者與被攝者之間的橋樑,眼神中傳遞的迷惑、希望與不安,也彷彿遙喚自身的年輕歲月,極為喜愛。

7. 當中展出作品展現的不同主題、面相與媒材的應用,其實相對於單獨藝術家或主題的展覽有更多可供對比的可看性,但也容易流於過於雜亂的感覺,還好本次展覽沒有太大這樣的問題。

朱天心《古都》


8. 對收藏家宮津大輔的介紹中提到,他曾一度兼差飯店夜班櫃檯來累積夠賣藝術品的資金。對照一般人為了購買某項商品(名牌皮包、名車等...)的行為,也使我想起朱天心小說古都中的一則短篇-第凡內早餐,同樣描寫一位領死薪水的總機小姐,如何購買到心目中能夠體現自我價值的Tiffany。

9. 而在MOCA與宮津的訪談中,宮津提到:...我對於擁有"顛覆先入主的觀念或是固有的想法",或是"察覺到被忽略的事物",又或者"擴大且更深入的社會觀點"這樣的觀念作品很有興趣...。從他的收藏不難看出他的反叛、熱血靈魂。

10. 策展人:羅健毓,展期:2011/07/09~09/04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主展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